发布时间:2025-10-17 11:25:35    次浏览
*如何订阅我们?*搜微信号'jiaoshiboya'或公众号'教师博雅'-------------?-----------第三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2012年3月正式启动,由13个名校长培养基地,49个名师培养基地组成,共计818位基地学员作为名师名校长后备人选参与了为期五年的深入研修。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成合力,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为了展示各基地团队风采、交流培养经验、辐射培养成果,将以微信推送的形式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教师博雅”和“上海特级教师”等微信公众平台上每天推送各基地的精彩掠影和培养成果。相信在这涵盖中小幼各学段各学科的“双名工程”微信盛宴中,大家能有机会实现与名师们的隔空交流。一睹他们的卓越风采、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学习他们的优秀成果。中学校长四组 团队风采中学校长四组主持人静教院附校张人利校长、副主持徐教院李文萱院长带领基地学员深刻领会双名精神,深入探讨学校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和问题,遵循干部成长发展规律,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以实践性为培训基本价值取向,聚焦学校实际问题,通过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引导学员扩展视野,深化实践,反思已有的办学经验,寻找各校发展的方向,迎接挑战,找到进一步发展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促进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帮助学员校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凸现学校已有特色,使学员校得到改进,促进了学员们理念的提升与管理实务及效能的提高。中学校长四组的培训内容是确定的,有德育,课程教学,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五年的基地培训涉及校长管理学校的各个领域。其培训资源基本确定,有主持人自身资源,基地校老师的资源,学员校之间的资源以及上海市培训资源。为了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经过对学员的“学情”分析,基地认为高端校长培训更需要对话,基于以往高端校长培训的实践,对话不仅能促进校长进一步学习理论,对话还能促进对自身实践的反思,从而改善学校的管理。培养理念、特色和模式培训理念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转变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学有多层面的理念,方式,手段,方法等研究,而教学方式是一个中位问题,它上接教学理念,下接教学方法,反映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样,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都有其共性,都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然而,对话式培训是对人的认知规律的认识,导师所讲的不等于是校长能学会,能理解的。真正能掌握的知识是要靠对话,通过双向互动获得的。高端校长培训,要把校长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来考虑,不仅要对培训对象进行研究,还要对培训内容进行研究,基地的培训理念支撑着对话式培训的实施。 学校现场诊断培训内容基地培训内容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若干专题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模块一是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模块二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领导与实践,模块三是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模块四是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块五是学校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模块六是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模块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两位主持人与学员个别对话培训方式基地的培训方式--对话式培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了学习的三种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客观世界的对话,这也凸显了基地培养理念及教育理念。由于培训方式的确定,产生不划一的培训方法和模式。有教学方式转变后的不同培训方法(诊断式培训,讨论式培训,对话式培训,互动式培训,浸润式培训)。精彩回顾1学员与专家对话基地专家组成员顾泠沅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和基地学员就鞍山实验中学的“教师课堂”成就教师成长展开对话。基地主持人张人利校长提出质疑既然是课程领导力,为什么要讲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否和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回事的?张校长随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鞍山实验中学的邵世开校长首先要表述清楚是什么是课程领导力。 基地专家组成员与学员们对话2主持人带领学员与校长对话主持人张人利校长和副主持李文萱院长带领全体学员前往湖州吴兴实验中学,参观了学校,在聆听了吴兴实验中学金凯民校长介绍该校的课程建设,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后,纷纷向吴校长提问,结合学员各自学校的现状,展开讨论。李文萱院长就课程建设谈出了自己的想法,也给学员很多启示。 主持人带领学员与吴兴实验中学校长对话3主持人做主题报告基地与湖州市金凯民、沈国明名校长工作站在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联合举办了“聆听教育之声,分享教育智慧”的学校变革中的教师心理调适的专题研讨会。副主持李文萱院长为基地学员做关于学校变革中教师心理调适的主题报告。 李文萱院长做主题发言基地学员最喜欢围坐在静教院附校的咖吧,聆听张校长解读后“茶馆式”教学的真谛。在张校长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基地学员校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并带领教师进入静教院附校的课堂,亲临课堂,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后“茶馆式”教学。 张人利校长为学员解读“茶馆式”教学成果 成果简介: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适合未来发展与人才需求对接的高瞻远瞩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与办学方略匹配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本书描述了坐落于浦东新区联洋国际社区腹地的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教育国际化的办学实践。学校践行“为每位学生的卓越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切实把学校办成一所‘高效能、国际化’,在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素质教育实验校” 的发展目标。本书介绍了进才实验中学杨龙校长赴美国马里兰州陶森大学参加骨干校长培训的所见所感,更着重介绍了他回国后的办学实践。学校将教育国际化置于整体办学的框架内,实施“做起来、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与策略,通过课程开发与设置、外语强化与多元、交流多点与常态等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致力于校内营造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交互发展,通过教育教学管理的革新、借鉴海外的先进元素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跨文化交流理解的能力。除了加强英语教学,学校还开设了法语、德语(作为歌德学院PASCH伙伴学校)、日语、韩语、西班语等二外语言课程,在数学、科学等学科尝试双语教学,开设了区本“国际理解课程”和校本“西方礼仪”,“西方节日”课程等。与美、英、法、德、澳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有计划地安排师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和游学,加深国际理解与合作。学校还引进了国外许多优秀的课程资源,如美国的领导力课程资源,英国的生涯教育课程、英国real-PE体育课程,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美国的“未来之城”体验式探究型课程等等。 导师评荐:杨校长很明确,现代的学校将要从“课程管理”变成“课程领导”,而且“课程领导”的主体不再是校长和个别行政人员的专利,教师同样有机会参与课程领导,每位教师都是有意义的课程建构者,都可以为课程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因此,杨校长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规范化校本培训”、“打造成就教师的殿堂”,引领教师个性发展,走有校本特色的“实践+反思”之路。来源: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轻压手指即可关注“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小编个人微信号:hi-jiaoshiboya,喜欢“小雅”、需要投稿或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了解更多